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测量仪器使用规范培训记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测量仪器使用规范培训记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全站仪放样测量步骤与方法?
1、设站。>在控制点上摆设仪器,对中整平。>设置测站参数,输入测站坐标,仪器高。
2、定向。>望远镜瞄准后视方向。>设置后视参数,输入后视坐标>完成后视后,可直接测量一下后视点坐标,作为校核。
3、放样。>在菜单中(多数仪器在主菜单)选择放样功能>输入放样点的坐标,确认后仪器会显示距离及角度参数。>按显示屏提示转动望远镜,当水平角偏差为0时固定。>指示跑棱镜者走到视线方向,按仪器给出的距离,估计他应该去到的位置。>测量一次。仪器会显示距离的差值,一般负数表示往仪器方向移动,正数则往相反方向移动。>再测量一次。重复这个步骤,知道距离差值符合要求为止。>这就是要放样的点了,施测一下坐标,记录。
测量员都需要学会什么?
从事工程测量工作需要学会如下技能:
1、对图纸的识图能力。对于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砖混结构三大类型的图纸熟练识图是基本功。结构识图的核心是对结构图集的掌握。11G10国标图集和地区结构图集,是结构识图的基础。
2、熟悉施工流程和工作内容。对施工流程和工作内容的熟悉,是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基础。
3、熟练掌握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测量放线和标高测绘的技能。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的熟练操作。同时要掌握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手工放线的方法,建筑工程、立交桥等大型工程标高引测的方法。
4、熟练掌握测量资料的编制和报验方法。测量复核签证、沉降观测记录等测量资料的编制方法。
5、掌握国家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测量员的主要工作:工程坐标的引测、轴网的闭合测绘、局部轴线的放样、标高的引测、楼层的50线的测设等。
测量活动的指导要点是什么?
教师在组织儿童测量活动时的指导要点:
1利用观察对象的显著特征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2引导幼儿综合利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
3教会幼儿全面有序地观察。
4引导幼儿在观察中比较不同事物的特征。
5将观察和幼儿对观察对象的操作活动相结合。
6在观察的同时可运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思考。
7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交流观察的发现。
8指导幼儿学习用各种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导线测量计算表各项参数如何计算
导线测量通常需要测量导线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参数,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
1. 导线电阻的计算方法:
导线电阻是导线长度、截面积及电阻率的函数,一般的计算公式为 $R = \rho \frac{l}{S}$,其中$R$为电阻的阻值($\Omega$),$\rho$为导线电阻率($\Omega \cdot m$),$l$为导线长度(m),$S$为导线横截面积($m^2$)。
2. 导线电感的计算方法:
对于简单的导线,可以采用公式$L=\frac{\mu_0\mu_rN^2A}{l}$进行计算,其中$L$为导线电感(H),$\mu_0$为真空中的磁导率($4\pi\times10^{-7}$H/m),$\mu_r$为导线绕组的相对磁导率,$N$为绕组匝数,$A$为绕组面积,$l$为导线长度。
3. 导线电容的计算方法:
对于两根平行导线构成的电容器,电容的计算公式为$C=\frac{\varepsilon A}{d}$,其中$C$为电容(F),$\varepsilon$为介电常数,$A$为两导线平面积(m$^2$),$d$为导线间距(m)。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法都是针对简单的导线情况。对于复杂的导线结构,如分布式参数导线,上述计算方法并不适用,需要使用更加复杂的电动力学模型进行计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测量仪器使用规范培训记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测量仪器使用规范培训记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