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测量仪器所用的检测工具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测量仪器所用的检测工具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质量检验员常用的检测工具有哪些?
有复杂的,有简单的,看你的行业与客户的要求。 如电子厂,有X射线检查仪,各种光学检查仪器,温湿度测量仪,静电测试仪,电压表,示波器,等;在机械厂,有游标卡尺,高度尺,拉力计,各种通规止规,厚度测试片,等等。
测量的定义是什么?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在机械工程里面,测量指将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认识过程。
四个要素:
1、测量的客体即测量对象:
主要指几何量,包括长度、面积、形状、高程、角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位误差等。由于几何量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形状又各式各样,因此对于他们的特性,被测参数的定义,以及标准等都必须加以研究和熟悉,以便进行测量。
2、计量单位:
我国国务院于1977年5月27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第三条规定中重申:“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是米制(即公制),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1984年2月27日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在长度计量中单位为米(m),其他常用单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在角度测量中以度、分、秒为单位。
3、测量方法:
指在进行测量时所用的按类叙述的一组操作逻辑次序。对几何量的测量而言,则是根据被测参数的特点,如公差值、大小、轻重、材质、数量等,并分析研究该参数与其他参数的关系,最后确定对该参数如何进行测量的操作方法。
4、测量的准确度:
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由于任何测量过程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误差大说明测量结果离真值远,准确度低。因此,准确度和误差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由于存在测量误差,任何测量结果都是以一近似值来表示。
测量的定义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1)一定的法则
指任何测量都要建立在某种科学规则和科学原理基础之上,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测量过程。
(2)事物的特征
指所要测量的客体或事件的特定属性,这些不同的特征就是测量的特定对象。
(3)量具
指测量中所使用的度量工具。
(4)定量描述
指测量的结果总是对事物特征的量的确定。这种数量的确定具有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和可加性的特点。
测量的定义是:
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的过程。
1.定类测量:定类测量也被称为类别测量或定量测量,它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
2.定序测量:被称为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定序测量的取值,可以的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3.定距测量:也称间距测量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者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级别,而且可以确定他们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
4.定比测量:定比测量也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定比测量,除了具有上述三种尺度的全部性质之外,还具有一个绝对的0点(有实际意义的0点)。
测量的客体即测量对象:主要指几何量,包括长度、面积、形状、高、角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位误差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测量仪器所用的检测工具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测量仪器所用的检测工具应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