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量仪器
  • 2024-07-06 21:41:40
  • 0

选用测量仪器精度的依据,选用测量仪器精度的依据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选用测量仪器精度的依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选用测量仪器精度的依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教量具的不确定度与准确度、精密度有什么区别?

不确定度是表示测量结果的分散性的指标。

选用测量仪器精度的依据,选用测量仪器精度的依据是什么

“典型的不确定度”好像没听过这种说法。

误差和不确定度没有任何关系,是对结果不同的评价方法。

提高准确度的方法包括改进测量方法、减少干扰因素、提高仪器读数分辨力、选择高准确度的测量仪器等。

选用传感器的指标有哪些?

传感器技术指标主要看灵敏度、频率、线性范围、稳定性和精度。

1、灵敏度灵敏度高时,与被测量变化对应的输出信号的值才比较大,有利于信号处理。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与被测量无关的外界噪声也容易混入,也会被放大系统放大,影响测量精度。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有方向性的。当被测量是单向量,而且对其方向性要求较高,则应选择其它方向灵敏度小的传感器;如果被测量是多维向量,则要求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越小越好。

2、频率响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决定了被测量的频率范围,必须在允许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失真。实际上传感器的响应总有—定延迟,希望延迟时间越短越好。传感器的频率响应越高,可测的信号频率范围就越宽。

3、线性范围传感器的线形范围是指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当所要求测量精度比较低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将非线性误差较小的传感器近似看作线性的,这会给测量带来极大的方便。

4、稳定性影响传感器长期稳定性的因素除传感器本身结构外,主要是传感器的使用环境,传感器必须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选择传感器之前,应对其使用环境进行调查,并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或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环境的影响。

5、精度传感器的精度只要满足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要求就可以,不必选得过高。这样就可以在满足同一测量目的的诸多传感器中选择比较便宜和简单的传感器阿特拉斯空压机配件。如果测量目的是定性分析的,选用重复精度高的传感器即可,不宜选用绝对量值精度高的;如果是为了定量分析,必须获得精确的测量值,就需选用精度等级能满足要求的传感器。

物理学中测量准确度是什么?

测量仪器给出被测量接近于真值的响应能力。 准确度是一个定性概念,不可能准确地确定其值,如同不可能确定被测量的真值一样,只能用高、低或几等、几级来表述。 因此在建标报告中出现 “准确度为±1%” ,“准确度 <±0.1V”等是错误的。准确度不能带“±”号。 现在还有不少仪器说明书上给出的准确度(带“±”号的数据),实际上是指测量器具的最大允许误差(或允许误差极限)。也不要再用术语“精密度”代替“准确度”。

测量误差与精度指的是什么?

测量仪器仪表的精度,是表示仪表测量值可信程度的指标。

仪表有个最大允许误差(偏差),指在对同一被测值进行 N 次测量的结果中有(记不得数字了,98%以上吧)的概率不超过这个范围。

最大允许误差 / 测量范围 * % = 仪表精确度

仪表精确度去掉百分号就是仪表精度。

例如;

对于精度为0.1级的压力变送器来说,

输出最大允许误差 = 输出范围 * 仪表精度% = 16 * 0.001 = 0.016(mA)

即这台表测量时最大可能出现的误差是正负 0.016mA

测量值-真实值 被称为测量的误差值也被称作绝对误差,在校验过程中误差值不得超过最大允许误差,否则该仪器仪表会被判不合格(精度超差)。

在实际测量中误差值不会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误差值 / (测量点-量程起点) * % 被称为相对误差

可见越接近量程起点,相对误差越大,这也是一些测量中往往要求不要使用量程过大的仪器仪表的原因。

你提问中说:“测量中误差代表的是什么的精度”,这就要看你想用它说明什么问题。……仪器是否精度超差,相对误差太大(仪器不合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选用测量仪器精度的依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选用测量仪器精度的依据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