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量仪器
  • 2024-07-11 15:39:54
  • 0

测量仪器和方法的区别,测量仪器和方法的区别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测量仪器和方法的区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测量仪器和方法的区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测量仪器的重复性和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有何区别?如何评定?

测量仪器的重复性,是指测量仪器测量时的随机误差分量,是测量不确定度的一个基本分量,是无法通过修正而加以消除的,是短时间内重复测量的变化。

测量仪器和方法的区别,测量仪器和方法的区别是什么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是指测量仪器的系统变化,是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不变化的能力,通常需要通过多个周期的测试才能确定。

测量仪器的重复性用标准偏差定量表示进行评定。测量仪器的稳定性评定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方法,即将上级对该标准器相邻周期检定结果进行差值(适用于给出年稳定性指标的计量仪器),从而考核该标准器的该周期(一般为一年)的稳定性。

三、四等水准测量与一般水准仪测量有何不同?

一、仪器不同:测量三等水准的测量仪器应该比普通水准时用的仪器更好(四等水准可以用S3水准仪)

二、测量方法也不同,普通水准单面尺就行,而三、四等水准要求双面尺,按照“后前前后”等方式测量。

三、外业测量精度要求不同。视距差和视距差累计值要求不同,红黑面读数之差和两次高差之差要求都不同。

四、仪器与水准尺间的视距要求不同。

五、内业计算精度要求不同。

答: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尽皆不同。

小区域的地形图测绘和施工测量,一般都以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基本的高程控制。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与一般水准测量大致相同,只是由于要求的精度更高、因而在运用双面尺法的同时,为了削弱仪器的i角误差的影响,增加了视距测量,所须满足的限差也更多、更严。

测量的定义是什么?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在机械工程里面,测量指将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认识过程。

四个要素:

1、测量的客体即测量对象:

主要指几何量,包括长度、面积、形状、高程、角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位误差等。由于几何量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形状又各式各样,因此对于他们的特性,被测参数的定义,以及标准等都必须加以研究和熟悉,以便进行测量。

2、计量单位:

我国国务院于1977年5月27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第三条规定中重申:“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是米制(即公制),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1984年2月27日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在长度计量中单位为米(m),其他常用单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在角度测量中以度、分、秒为单位。

3、测量方法:

指在进行测量时所用的按类叙述的一组操作逻辑次序。对几何量的测量而言,则是根据被测参数的特点,如公差值、大小、轻重、材质、数量等,并分析研究该参数与其他参数的关系,最后确定对该参数如何进行测量的操作方法。

4、测量的准确度:

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由于任何测量过程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误差大说明测量结果离真值远,准确度低。因此,准确度和误差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由于存在测量误差,任何测量结果都是以一近似值来表示。

测量的定义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1)一定的法则

指任何测量都要建立在某种科学规则和科学原理基础之上,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测量过程。

(2)事物的特征

指所要测量的客体或事件的特定属性,这些不同的特征就是测量的特定对象。

(3)量具

指测量中所使用的度量工具。

(4)定量描述

指测量的结果总是对事物特征的量的确定。这种数量的确定具有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和可加性的特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测量仪器和方法的区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测量仪器和方法的区别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