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测量仪器的发展历程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测量仪器的发展历程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次测量所包含的要素?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测量对象、计量方法(包括测量器具)和测量精度等四个要素。 1、测量对象在机械精度的检测中主要是有关几何精度方面的参数量,其基本对象是长度和尺度; 2、计量单位是以定量值表示同种量的量值而约定采用的特定量; 3、测量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量原理,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对测量原理的运用及其实际操作; 4、测量精度是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无法检测出经络,古人是如何发现的?
这是一个非常缺乏基本常识的、非常幼稚的问题。经络的存在,直到现代我们也都是借助工具和其他手段来验证其存在的,而不是把人割开来去用裸眼看到的。例如,当我们针刺胃经穴位足三里时,可以看到胃电图的明显变化,也就是胃蠕动的幅度或者频率会发生改变,而针刺肺经穴位檀中就看不到这种变化。所以,发现经络不是只有进入了现代检测手段才能做到的事情,而是通过人类对于针刺这个手段的大数据量的实验及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和综合,提出假设,首先发现功能接近的穴位可以连成线,于是就有了“经”的猜想,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发现这些线上还有更多的有效反应的针刺点,他们功能接近,于是经络慢慢丰满起来。进一步的探索和数据积累可以发现,经络有方向性,同样的穴位不同的针刺方法起到的作用可以不同,这种不同的规律可以归纳总结为方向的属性。再进一步,不同的经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与经所作用的脏器之间的相互关系类似。于是,十二经脉的理论猜想出现了,而且在此猜想基础上的各种治疗思路出现爆发式涌现,并且通过更多的医疗实践大数据的验证和证伪,保存下来的很多被证实的猜想,成为现在的完整的经脉理论。而回过头去看最早的猜想,主体上没有被颠覆,因为最早的猜想仅仅是框架性的,并没有涉及太多细节,而框架的大方向没错差错。这种大方向的框架性的正确,说明这个猜想之前还有很多不同的猜想都被淘汰了,而并不是说,我们的古人仅仅提出过这一个猜想。
谢邀!首先,我感觉自然界中物质和意识、具体和抽象、有形和无形等等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普通人看人体,无非是胳膊腿鼻子眼,中医行家看,则密布着365个穴位、12经络和奇经八脉。还有中医眼中的阴阳,这些都不是物质的、具体的、有形的东西,用现代设备也无法检测出来。
但是,实践早已证明,中医眼中的穴位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并非凭空捏造。只不过它们不是有形的人体组成部分,虽然实实在在地对人体发生着作用,却又不能直观地捕捉到。好比是水桶中间空空的部分,没有它的存在,水桶就没法装水,但是你抓不到这空空的部分。
我感觉,古人在实践中捕捉到经络的存在,既不会是用先进仪器也不会是凭空想象。穴位在针灸时产生的生理反应,各种具有相同作用的穴位的联系,不同类型的穴位群各自的功能,等等诸如此类的观察实践和总结归纳,必然会使古人比较可靠地捕捉到,客观存在但若存若亡的经络。总之,通过检测对人体的实际作用,是发现穴位和经络的方法。
不仅能够认识有形的物质世界,而且能够认识无形的客观存在,这才是对物质世界全面地把握。中医老早就做到了这一点,是极其可贵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测量仪器的发展历程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测量仪器的发展历程有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